description

主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中国牙谷”成长记



  5月12日,在四川牙易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总仓里,工人们正在忙碌打包。这些印着“中国牙谷”的包裹,将发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中国牙谷”的发展方位在哪?在成渝中线腹地的资阳高新区。这里虽然只有6平方公里,建成区仅2平方公里,但却是四川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区域之一:自2016年10月启动建设以来,6年多时间里,汇聚了106家口腔企业;2022年产值达到30亿元,比2021年增长50%,是2020年的2倍多。如今,10余栋4层高的产值“亿元楼”分布其中。

  “中国牙谷”的时代方位又在哪?年产隐形矫治器5500万片,产量全球第一;口腔产业中的4大类设备、5大类材料品类齐全,产业链完整度全球第一;这里生产的203个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长为全国最大的口腔产业聚集地,是全球口腔产业链上举足轻重的一环……

  地处川中丘陵地区,又缺乏产业基础,如何从“无中生有”,到打造成为与欧洲、北美、日韩比肩的全球口腔产业“第四极”?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组来到“中国牙谷”,近距离观察从一颗牙齿开始的高质量发展密码。



如何实现从无到有




  “微笑中国,从‘齿’开始。”进入资阳高新区,户外的巨大宣传语提醒人们,这里就是“中国牙谷”。

  “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红土坡。产业之‘齿’,就是从这里长出来的。”资阳高新区党工委委员、药品医疗器械申报服务中心主任徐亚楠指着眼前的一片楼房说。

  一个产业的形成,往往需要经过不断地探索、培育乃至试错。资阳为何选择从“齿”开始?

  2016年——调研组注意到,这是孕育“中国牙谷”的关键时间点。  2016年8月,在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后,省委省政府决定在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直线距离18公里的资阳高新区布局打造“中国牙谷”,作为全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示范项目。两个月后的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印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

  与高位部署推动相呼应的,是来自市场的巨大需求。2016年的一份行业调查显示:当年,全国80%的牙科医疗设备、口腔材料等产品依靠进口。而全国口腔产业保持着年增长率20%左右的增速。据行业内部保守预测:到2025年,我国口腔消费市场规模可达3100多亿元。而国内的口腔医疗器械,当时主要分散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尚未形成产业链条,缺少科研院所支撑,产品大多停滞在中低端。

  优势叠加,但也面临着考验。“当时资阳的优势产业是汽车产业和机车产业。在医疗器械领域,仅有3家企业,都与口腔无关。”资阳市副市长刘廷安说。

  面对一个“无中生有”的新兴产业,资阳市政府专门成立资阳“中国牙谷”建设领导小组,将“中国牙谷”建设作为全市的“1号产业工程”。

  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资阳借智前行。在产业规划上,资阳聘请了国际领先的咨询机构麦肯锡编制《资阳“中国牙谷”发展规划》,提出打造以“产学研销医养”全产业链为内涵,医疗器械、医美康养等“口腔+”产业为外延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在空间布局上,委托国内顶级规划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资阳“中国牙谷”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按照产业集聚区、科教原研区、国际交流区、生活配套区、医康养综合体“一体四区”功能板块布局,建设“一园一校一馆一镇”,打造产城相融、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的城市空间格局。  “‘中国牙谷’的建造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这是劣势也是优势,让我们可以充分研究国内、国际口腔产业的发展情况,从而完成高标准的产业规划。”刘廷安说。

  也就在这个时候,浙江大学医疗器械研究领域的徐亚楠博士,作为四川省急需紧缺专业的选调生进入资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中国牙谷”的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与体系建设服务等工作。此后,资阳市政府又将徐亚楠调入资阳高新区,以靠前服务的方式,主抓“中国牙谷”的建设推进工作。

  2018年6月,《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支持资阳建设‘中国牙谷’,打造国际口腔装备材料基地”,标志着“中国牙谷”正式纳入全省产业战略布局。  

  调研、决策、规划、建设、破土、生长,“中国牙谷”的打造,既有省委省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精准定位和把握,也有资阳善于抢抓机遇和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干劲。

  “一年起步、三年建成、五年成谷、六年蝶变,我们现在基本完成了最初规划的阶段性目标。”刘廷安说。






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牙谷 Dental Valley”,在“中国牙谷”生产的不少产品包装上,都印着这样的字样。“如今,‘中国牙谷’已是四川乃至全国一个重要的产业地标。”四川恒和鑫口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涛,回忆起2017年第一次到资阳实地探访时的情景。  

  “那时候这里是一片工地,到处机器轰鸣。”王春涛说,打了好几次电话才确认“中国牙谷”的地址,这一情形一度让他打退堂鼓。直到和园区相关负责人座谈后,王春涛发现,“他们非常懂口腔产业,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我们也成为落户这里的第一家企业。”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是调研组在采访企业时听到最多的评价。  “我们多次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走访、调研,找到企业在生产中的痛点和堵点,然后在这里将这些‘点’打通。”徐亚楠说。

  调研组注意到,在“中国牙谷”进行基础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同步打造的产业营商环境,可总结为“审批、成本、服务”三个方面。徐亚楠说,这是“中国牙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其中,审批环节最受企业关注。审批提速,意味着产品可以更快地投入市场,提升竞争力。  在“中国牙谷”的审批能有多快?2022年11月,四川鸿政博恩口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恩口腔”)在“中国牙谷”注册申报服务团队的指导下,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取得了种植体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填补了牙谷种植体产品领域的空白。三类医疗器械是我国风险管控级别最高的医疗器械,目前国家准入的种植体企业仅有95家。

  “这项注册审批如果放在其他地方,仅排队就需要6个月以上,拿到证一般需要3年左右时间。”博恩口腔副总裁石雅成说,种植体是该公司的主营产品之一,获批准进入市场后,仅今年一季度公司就实现产值1000余万元,同比增长超过50%。

  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牙谷”的企业,博恩口腔目前已取得近20个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备案)证书,是“中国牙谷”首家覆盖一、二、三类口腔医疗器械的企业。

  资阳联耀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贵建对此同样深有感触:“我们拿到一款新研发的口内三维扫描仪的注册证,用时不到一年,而行业平均取证用时需要一年半左右。”该公司去年产值达9000万元左右,今年预计将达到1.2亿元。  

  认证审批为何会快?调研组发现,“中国牙谷”依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疗器械检验中心、四川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和制品检验中心等单位建立了“检验检测联盟”,让企业产品即送即检;省药监局驻资阳办事处、省药监局行政服务资阳工作站的设立,畅通注册认证“绿色通道”,注册审批时间最多缩短近60%。

  “现在可以做到一类产品备案办事不出园、二类产品审评审批不排队、三类产品沟通协调畅通办。”徐亚楠说。

  在成本方面,“中国牙谷”从免、奖、补三个方面降低企业开办成本,主要是免去企业检验检测、注册认证、厂房租金等,发放产品注册奖励、科技创新奖励、升规入库奖励等,给予装修、展会、要素等补贴。同时,围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设立医疗器械产业基金、口腔医疗器械天使基金。  在服务方面,侧重创新平台建设是“中国牙谷”一项重要举措。目前,这里有依托四川省口腔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成立的口腔医疗科技创新促进会、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中国牙谷”研发孵化中心;有借力成渝高校院所科技资源建强的研发平台,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等合作,推进高校口腔产业创新项目培育和导入。

  另外,资阳还从企业招商引资入手,建立新引进企业项目“领导包联制”、重点项目“首席服务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在这里,还增设海关业务办理点,方便在这里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口腔企业。  

  2021年6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中国牙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坚持规划引领、加大产业扶持、加快审评审批、拓展产品市场、建立创新体系、强化金融服务、优化要素保障、健全工作机制等8个方面明确支持举措。

  “不断增强的竞争力,让我们有了打造与欧洲、北美、日韩比肩的全球口腔产业‘第四极’的底气。”徐亚楠说。



如何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2年6月,我省将以“中国牙谷”口腔产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资阳市医疗器械产业,列入首批四个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名单。此举被看作是我省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的创新举措,旨在形成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量。

  与同时入围的攀枝花市钒钛产业、乐山市晶硅光伏产业、遂宁市锂电产业相比,资阳为何能后来居上,在6年多的时间就形成比较鲜明的特色优势?

  调研组发现,首先是量的积累,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数据显示,“中国牙谷”内目前已有爱齐科技、盈维达、博恩登特等106户国内外知名企业,有203个“资阳造”产品投放市场。2022年,“中国牙谷”实现产值30亿元。

  口腔产品,以定制化生产为主,因此附加值较高。以主打儿童牙齿矫治器的四川爱乐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于今年1月投产,根据订单情况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5000万元。

  其次是集群化发展,奔向质的飞跃。产业集群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形态。目前,“中国牙谷”内可生产4大类60余个口腔设备、5大类100余种口腔材料,门类齐全、体系完备。

  在“中国牙谷”里,已有不少企业实现园区内配套,甚至上下楼就是产业链的上下游。四川博美星口腔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德军说起一个细节:企业一款产品的组装材料以前必须从广东等地采购,现在“中国牙谷”里已有4家企业为其配套。

  在四川金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数台机床正在按照设定的程序作业。这是一家精密医疗器械生产和服务型企业,处于口腔产业的中游环节。2020年底从广东东莞搬到“中国牙谷”后,已有5台机床由园区内企业订购。

  产业链上的配套还在延伸。四川爱乐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季昌华说,以前招聘产业工人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难题,园区内的资阳口腔职业学院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该企业产业工人中,两成以上来自该学院。2022年,该学院培养出首批170余名毕业生。如今,学院已开设16个专业,在校生超过5500人。在距资阳口腔职业学院不远处,按照三甲标准建设的资阳口腔专科医院已建设至第二层。  同时,“中国牙谷”内自主品牌正在壮大,产业“微笑曲线”已现。多名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在产品设计、研发和品牌等“微笑曲线”两端的环节,正在“中国牙谷”内形成优势。

  资阳频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是与“中国牙谷”一起成长的本土企业,是国家口扫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中唯一的国内口扫设备制造商。在资阳5年时间,该公司从小微企业发展成为口腔设备领军企业,2022年产值达1.3亿元,出口额达4000万元。今年产值预计翻一番,出口比例将达到50%。

  打造口腔自主品牌,另一个最为直接的变化是产品价格降低。石雅成介绍,像口腔CBCT产品(一台设备可实现CT、全景、头颅和口内摄影的拍摄功能),国外进口价格在30万元左右,通过自主研发,仅需20万元左右。

  此外,调研组还发现,以“中国牙谷”为原点,这里的产业正在和资阳乃至四川的产业链互相融合。“口腔产业是制造业领域非常小的一个门类,但背后却是一个地区制造业水平的反映。比如,精细加工、先进材料、软件算法等。”徐亚楠说,四川工业基础雄厚,可以为企业提供支撑。再比如,博恩口腔的种植体产品,在后期需要进行涂层、热处理等工艺,以前需要送到上海,如今在四川已经可以完成部分处理。

  “资阳造”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提升,也吸引了更多企业来此发展。就在调研组到资阳的几天前,中国牙谷产业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活动现场,资阳高新区和韩国SDM种植体项目等12个企业代表签约,签约金额为12.8亿元,进一步完善了当地口腔装备材料产业链。

  资阳市委相关负责人则描绘了一个更大的“雄心”: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提速,口腔产业优质企业、高端人才、前沿科技加速汇聚,预计到2025年,“中国牙谷”内入驻企业将超过200户,产值超过100亿元,培育民族品牌企业超过50户,上市公司3户以上,基本建成世界知名的“产学研销医养”全产业链“中国牙谷”。





转载自丨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鹏 王怀王国平 李寰 高杲 魏冯





联系方式
电话:028-83335026
传真:028-83330965
公司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顺沙巷4号撷英大厦4楼(梁家巷成都八中对面)
  • description
    牙E在线
  • description
    华光口腔
  • description
    华北微信
  • description
    华东微信